食品之所以成為可食用的商品,就是要因為有了包裝,使他有了流通、儲藏和美感的價值??梢哉f沒了包裝就沒了食品,那就是一桌菜。所以,包裝對食品具有廣闊的屬性,也是食品加工、制造產業鏈上的一環。隨著社會的進步、經濟的發展,民生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,食品對包裝的依賴更加緊密,期求更趨迫切,同時也對包裝提出更高的標準。因此,云南省食品包裝產業應有一個大提升以適應食品工業的發展。
一、云南省食品工業情況
2014年我省食品工業產值1013億元,比2013年增長14.69%,首次突破1000億元,占全省工業產值8.95%,成為我省主要產業之一。改革開放30多年都以20%以上的速度增長,近2年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,還能保持2位數的增長速度,比全國食品工業增速高7個百分點,高于全省工業增長。
全省規模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有500多家,其中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企業170多家,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4500多家。
食品工業按照國家標準劃分為4大類,24中類,56小類,我省食品工業具有工業規模的大約有40小類。其中主要產業有糧油、肉類、酒、飲料、乳制品、食糖、糕點、茶葉、蔬果制品、調味品、罐頭、休閑食品、保健食品、方便面、糖果、植物提取物等。
主要產品產量:食糖230萬噸、啤酒100萬噸、白酒40萬噸、葡萄酒2萬噸、乳制品50萬噸、飲料300萬噸、茶葉32萬噸、咖啡5萬噸、食用油20萬噸、方便面25萬噸、罐頭3萬噸、糕點餅干8萬噸、冰激凌3萬噸、辣椒制品20萬噸。
二、 全省食品包裝基本情況
1、食品包裝產值。根據包裝成本平均占食品工業產值15%測算,2014年食品包裝總價值應在150億元,這個估算比較準確。如:500ml/瓶啤酒,出廠價2元,玻璃瓶要0.5元,占出廠價的25%,如果在加上瓶蓋、商標、包裝箱等,所占比例就更大了。罐頭也是如此。10元/罐的罐頭,馬口鐵罐就要1.2元,加上商標、包裝箱等超過15%。1元的500ml/瓶礦泉水,瓶和蓋成本就在0.2元以上。
2、 食品包裝門類。
按材質區分, 有紙、金屬、塑料(PVC、PET 、CPP 、 OPP、PVDC、PE 、PC、PMP 、PA 、 SIDX)陶瓷、木材、玻璃六大類。按制品分,有紙箱、紙罐、玻璃瓶、馬口鐵罐、鋁罐,塑料袋、膜、瓶、發泡塑料、塑料箱,陶罐、瓷瓶,木盒、木箱。
3、 主要食品包裝需要量
啤酒瓶最少需要20萬噸,白酒瓶需要12萬噸、塑料15萬噸以上、金屬15萬噸,紙20萬噸。
三、 食品包裝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
成績:
1、90%以上的紙箱和80%玻璃瓶本省可以自給,與10年前相比進步巨大。尤其啤酒瓶突破技術瓶頸,現在完全滿足全省啤酒產業的需要。
2、引進的幾十條四色和六色膠印機、凹印機、絲網機、印前設備解決了我省商標、食品標簽普通和精品印刷的需要。
3、紙箱、馬口鐵罐頭、塑料包裝已開始實現輕量化包裝。瓦楞紙板實行小波峰和強韌紙板;馬口鐵罐頭厚度從23絲降低到21絲,涂錫量從0.75P降低到0.5和0.25P。塑料包裝袋厚度根據不同要求可以從納米級降低到微米級。
4、包裝設計更加美觀、實用、耐用、好用、方便化、功能化。如,糧油包裝小型化,飲料多樣化,罐頭印鐵化、開啟方便化,茶葉包裝軟硬化,咖啡和糕點餅干面包精美化。功能化的如:保鮮、防腐、抗氧化、冷鏈化;
5、包裝機器的使用不斷擴大,主要產品包裝實現機器化,個別的使用了機器人。啤酒、白酒、葡萄酒實現機器化灌裝、貼標、裝箱。食用油、礦泉水也都實現包裝機器化。“雙匯”昆明肉類加工廠紙箱包裝用上了機器人,走在全省最前面。
存在問題
1、包裝整體規模和品種還不能適應食品工業發展的需要。主要表現在玻璃瓶生產還有缺口,啤酒瓶有20%從省外購,螺旋玻璃瓶、馬口鐵罐和鋁罐幾乎100%外購,塑料袋50%來自外省制造。
2、包裝設計較弱,省外設計格局未改觀。造成精品印刷與省外差距,同時帶走很大部分印刷產品。
3、包裝價格偏高,流失很多包裝產品在本省制造的可能。
4、包裝材料和包裝機器的生產能力極小,技術水平很低,是我省包裝產業的短板。加上人才缺乏,包裝產業追趕的速度要加快。
四、云南食品包裝如何發展
1、包裝必須滿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和注重標準的制定。塑化劑、添加劑、無毒油墨包裝材料生產,新的安全材料的研發要與時代同步。
2、繼續完善和擴大包裝輕量化生產,不僅是節約化的要求,也是企業降低成本的現實需要。
3、包裝要跟著市場變,向多樣化、個性化、功能化發展。
4、提高包裝材料和制品的自給率,降低成本,提高競爭力。
(秘書處)